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周克华和海伦•凯勒
发布时间:2012-08-21 作者:徐改青 来源:办公室 分享到:
周克华,男,1970年2月6日生,重庆籍,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条人命,网络上称其为“爆头哥”,于2012年8月14日凌晨6时50分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被警察击毙。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生,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殊荣,1968年去世。
两者原本毫无关系,周克华在海伦去世两年后才初见这个世界,即便在时间上两人也没有交集。而我把他们放在一起,是想做个对比,比较一下他们的人之初。
周克华生在一个另类的家庭,他的父亲据说是因作风问题下放到农村的“城里人”,他的母亲则是带着两个孩子的离异女人,而他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组合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作风问题、离异这两种情况是多么的受人鄙夷可想而知,就是在今天,这两者也还没有到达可以让人忽略的地步,所以这个家庭自然不愿与旁人有过多的接触,这就是周克华自卑的最初来源。接着是中考失利,年幼的他便开始了“上沙工”的苦力生涯。自卑、自闭、枯燥而强度大的工作,再加上家人不断的争吵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步造就了他心理的扭曲。最终他以残忍的手段带给这个社会巨大的恐慌和不安。
而海伦·凯勒,19个月大的时候因一场高烧,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她完全有理由抱怨和抗拒这个世界。但是,海伦是幸运的,他的家人为她请了一名改变她一生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安妮用爱和耐心带着她用手去感知、去认识这个世界,并教会她手语、写字。后来,她还遇到了教会她唇语的富勒,允许他触摸博览会展品的万国博览会主席博特姆,同意她入学的剑桥女子学校以及为她专门学了手语字母表的老师……在这样温暖的世界里,海伦通过自己的坚强和努力,创造了一个人类的奇迹。
都是从一个呱呱坠地什么都不懂的脆弱生命开始,而最后,一个给社会带来伤痛,另一个给社会带来的却是恒久的温暖和信念。而导致这种分别的原因值得让人深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联想到现今存在的见义勇为遭诬陷,摔倒老人扶不起的种种令人心寒的现象,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性本善良的孩子们做些什么,是不是应该为这个社会多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