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芷兰生于深林:品读杜晓霞诗词
发布时间:2013-05-17     作者:杨永春       来源:办公室      分享到:
对于文学的爱好,在我是由来已久的。然终未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教育,也潜不下心来钻研遣词造句的技巧,所以只能站在文学的门外静静地欣赏那优美的散文小说、诗词歌赋所蕴涵的人生况味和深远意境。
前不久荣幸地获赠杜晓霞女士所著诗词随笔集录——《绮窗集》,细细品读,如饮甘醇,久而弥笃。作者以细腻的思想、精致的格律、灵动的语言,用一首首古诗新词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沉醉、对事业的执著、对子女父母亲友的真挚情怀。
她的《七绝·秋夕》“清风悄起碧云秋/望远黄昏上玉楼/万里江帆平野阔/心随大雁入神州”,寥寥几笔,传神地刻画了斜阳清风、江帆雁阵、天阔地广的秋日黄昏美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另一首《相见欢·雨晴》“悄然雨歇天晴/细微风/吹散闲云千象显澄明/高阳灿/纱裳换/抚瑶筝/如花初秋轻绽好心情”,写出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愉悦心情,意境优美,跃然于心,恰似一幅活色生香的水墨山水画。
作者喜爱花草,花草可以怡人养性,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她的诗中,有对自己精心养植的花草的欣赏,还有对生活周围花草的赞美。友人送给她的一盆兰花,精心伺奉,花开之时,喜不自胜,“伺君逾十载/月下悄然开/一梦谁言久/春归吉瑞来”。作者对兰花的再次开放,更是欣喜,欣然提笔“十年颜未识/忽绽觉风柔/滴水凝红玉/清香伴月流。”从兰花历经好久之后再次开放,她道出了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享受到劳动果实的清香。
杜晓霞是一名交通工作者,对于交通发展日新月异的成就,在她的诗中多有呈现。当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建成时,她在感动的同时欣然题诗《五律题榆靖沙漠高速》“长城桓古道/千载竞苍凉/沙海挟风啸/残垣愁欲荒/狼烟漫大漠/天地接焦黄/一线穿南北/高原顿改装。”在三秦大地穿越秦岭的一条条坦途横空出世时,她由衷地感慨“连绵秦岭起菲烟/一跃蛟龙八水悬/三纵四横阡陌地/两环五射碧廖天”。作者的笔端充溢着诗人的浪漫,倾流着劳动和收获的自豪情怀。
2010年年底,杜晓霞从陕西省交通厅审计处处长调任陕西路桥党委书记。在辗转奔走于热火朝天的生产现场之时,在和每一个淳朴憨厚的路桥人促膝交谈之间,她的感动化作缕缕诗情画意,一首《浪淘沙·路桥人》令人心绪澎湃,意气风发。 
豪气接云天,
落汗轻弹,
工棚梦醒月星残。
室陋冬寒风透骨,
谁诉辛艰。
大爱在心间,
践诺衷言。
为民修路义当肩。
兴企齐家人有志,
诚勇争先。
而另一首《鹧鸪天·勇士赞 》更是气势磅礴,催人奋进。      
勇士淳风气宇轩,
为民赶路未离鞍。
征程历尽霜和雨,
天道崎岖不畏难。
挥剑戟,削烟峦。
奔腾一马试平川。
织虹无惧山高远,
描就蓝图福寿绵。
诗人耕夫说,诗意在多数人的心灵萌芽,诗则在少数人的手里完成。对诗的追求,就是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这追求有如海的胸怀,且勇于负载,处于低位而容纳百川;蒸腾为雾而云蒸霞蔚。诗便在美而壮阔的境界里歌唱。杜晓霞的诗作既是她工作之余“读书识志,笔耕陶情”的兴趣爱好,更是她在诗词创作这片冷清天地默默耕耘的文思积淀和智慧结晶。
去年8月,杜晓霞书记光荣退休,离开奉献了一辈子的交通战线,但她依然关心着自己曾经热爱的事业,依然执著于自己对诗词的眷恋,“今天,人们多追求轻裘宝马,予独醉心古韵,岂非有悖于与时俱进?”芷兰生于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喧嚣浮躁之中,轻轻推开那扇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窗户(作者的诗集名为《绮窗集》,不知可有此意?),觅一缕清风,寻一泓甘泉,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共同感受着沁入心脾的静谧和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