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朋友,需要选择
发布时间:2011-09-09 作者:山松 来源:本站整理 分享到: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朋友,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要好的人。什么是好朋友,真诚、善意。
察人识人首先是项生活技能,与人交往识人准可以避免很多所托非人、遇人不淑的情况。其次在交友上,懂得识人可以使友情固久,不致在未来的某天因发见了对方的劣性而失望而恼恨。
大多数人看人凭直觉。固然直觉是经验的升华,是心灵的凝淬,时常可以直达本原,窥得人的本性。然而越来越发现直觉不准,很不准,直觉只能得出一个笼统的感觉,细节全无,因为直觉凝聚了一些理性和很多感性的因素,过往的经历对一个人看人的直觉举足轻重,然而人是很复杂的生物,单单只凭感性经验对人得出整体的概念,则细节上常会与之多有抵触;单凭直觉就是放任了那些非理性因素,或者无限美化那些美好的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者抱有成见,不够宽容。
所以真正要了解一个人,非得长期的接触、交往,从而对他生活的细节、习惯了然与心,对他过往的历史、经历明明白白。说到底,认识别人包括认识自己,就是运用心理分析,现时的一切性格大多可在过去的时光中找到映射,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了解现在。尝试了解一个人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断的修正初见的印象,不断的发现此前对方所未表现出来或自己忽视了的品性,成人大多都有几个人皮面具变换使用;人类倾向与选择性相信,心中相信的一见既信,心中本不信的非经大难大挫便也能信。
真朋友大体两种:少时友、长时友。
童年、少年时,伪饰的功夫太差,本性毕露无疑,那些一起生活过三年、六年的朋友他的那些性状那些品格一清二楚,这种很可信的了解加上人对少年生活的恋念映射到少时好友上,令这友谊深远、纯粹、久经考验、终身受用。
之后,各走各路,交集愈少,各人走上了全然不同的路,少时存在的生活的各种可能性逐渐展开,在走的更远的同时渐渐失去大多数的可能性,走在人生路上回不了头。于是互相之间的理解渐难。只是三岁看到老,人的本性其实绝少变,变得通常只是些外在的东西,灵魂深处曾怎样还怎样,或许掩埋已久,后人难见,然而少时友知道,然而在他们面前心扉重开,稍回本真。
长时友就全然不同了。交到一些因利而合而终因利而散的所谓“朋友”那就容易,那些不受利害扰的朋友就越来越少。因为在对方厚厚的面具前,很难看懂一个人。然而有些人是会愿意至少在你面前不顾形象,全无伪装的,能够做到这点的人本就心灵通透,本心纯净,于是可交。
有那么两个特质可以成为我择友的标准:真诚、善意。
如前所说,伪装的人越多,真诚就愈可贵。真诚绝非不说谎,而毋宁是不装。不仅仅不对朋友装,也不对外人装。绝对的真诚固然极少,所以有些时候宁愿有所保留顾左右而言其他也不愿意去信口开河随意编造。
善意是高贵的美德。自私是人的本性,那么善意就显得可贵。同真诚一样,善意不是只对自己人关爱那么简单,善意是对大多数人友好。善意的人开明大度,宁吃点小亏也不愿意争来抢去。
有的人不自觉的就具备了这两点,那得益于早年的生活环境,宽裕的家境、和睦的家庭气氛、本身就具备这两个特质的父亲或母亲等等。所以很多人一直都不懂伪饰不懂恶意,而似我们少时尚好,越长大越学足了伪装自私,越长大越学足了全套。后天的自觉就是必须的,不断的反省不断的认识自己才能够收获。可惜这样的事情太理性,很多人做不来。而大多数女人本就是感性的动物,于是那些不自觉的达到这两点的女人就更加的珍贵。
具备了真诚的人有时并不具备善意,具备了善意的人有时也并不具备真诚。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特质表现的很明显,另一个则不是那么清楚。
这两点具备一点可以为友,具备两点亦为师亦为友。
夜深人静,寂寞来袭的时候有时候回想起那些朋友,想到你们梦见你们总会是一件很欣慰很快乐的事,在这些无聊乏味的日子里几乎就是唯一的快乐源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