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那人 那路 那情
发布时间:2014-12-03     作者:薛永刚       来源:第三工程公司      分享到:
 ——“我与路桥共成长”征文获奖作品选登
 
有一种人,纵横山水不畏艰辛;有一条路,道通万里造福民生;有一份情,荣辱与共携手奋进。这就是我们的人,这就是我们的路,这就是我们的情。蓦然回首,记忆中满满地承载着我在路桥成长的印迹。我不想去刻意追忆往昔,但是作为与路桥风雨共成长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总有一些人,让我无法抚平心湖的涟漪;总有一些事,让我在追梦的路上学会把握方向;总有一段情,历经岁月的洗礼而历久弥新……
 
修路亦修心,见证平凡之美
 
常年奔波在外,来往于各地的项目之间,一个个平凡人的感人故事,总是时时刻刻感染着我、鞭策着我。
2010年7月26日,伴随着一场特大暴雨的来袭,我临危受命前往商漫高速鹘岭隧道段参加坍塌的抢险工作,沿途目睹遭遇洪水横流漫溢的田地和村庄,一片狼藉,使人触目惊心。受灾的老乡们挑着扁担,沿着高速公路无奈地背井离乡,有的投靠亲朋,有的则不得已露宿在荒郊野外。
一天中午,当地一位大姐来到抢险现场。她手里端着一碗面,很普通的一碗白面,没有佐料和蔬菜。她说家被洪水彻底冲没了,已经断水断粮。这碗面是邻居接济她的,她没有舍得吃,因为她还挂念在抢险工地工作的老公。于是她走了七八里地,将这碗满含着她对家人的情思与爱怜的面条,专程送来给她那在工地上的老公吃。因为修路的人辛苦,更不要说在遇上天灾的时候。当她老公看到这碗面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说,唯有满脸的泪水伴着轻轻地哽咽。这位七尺的汉子哭了,在场的每个人都哭了。
也许,他们没有什么海誓山盟,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海枯石烂,什么花前月下。但是他们这种实实在在的朴实关爱却胜过一切,超越一切,让这对平凡的夫妻,可以战胜所有的灾祸与困厄。你我皆凡人,但我们都怀有一份不凡的情。他们的故事不会流传久远,更不会计入史册,但是平凡、朴实的亲情却深深打动了我,令我受益终生。
自那以后,我不断地审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修路即是修福,更是修心、修德、修身。
 
西宁南绕城,感受奉献真情
 
2012年1月19日,我被公司调往青海南绕城项目工地,在西去的列车,一路上山峦起伏,没有什么诗情画意,一望无际的是泛黄的草皮,风沙弥漫的荒凉,完全颠覆了我对高原的所有想象。
虽已入春,但是凛冽的寒风仍然像刀一般划过脸颊。为了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项目所有参建人员都第一时间投入生产。施工现场,那一张张干裂的面颊,显得比同龄人苍老很多,他们的脸颊是皴裂的,嘴唇是干涩的,就连手指甲也变得扁平褪层。他们当中,有的已身为父母,有的是新婚燕尔,有的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热火朝天、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们也有父母、家人,但我们却选择了远离亲人,扎根高原。在沙漠中行走的路人,才更加体会泉水的甘甜。在异地他乡筑路修桥的的路桥人,才更加眷恋儿女亲情,才更真切地理解什么是思念和感恩。
遥想昔日,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翻越鄂拉山时的那一刻内心是怎样一种苦楚和无奈。而我又何尝不时刻惦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是的,毫不遮掩地说,我的眼睛时常是湿润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文成公主西嫁吐蕃时的心酸。可她的思念也同时转化作了与雪山共存、与江河齐舞的爱,如甘露滋润着高原大漠上的人民,滋润着这里肃穆的雪山和圣洁的湖泊。而我们,作为筑路人,远赴此地又是为了什么呢?往大里说是建功高原,履行工作职责,往小里说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事业未成,何以家为的不安,总是时常困扰着着我的心。驻守高原,对父母难尽孝道,对子女疏于照料,千山万水相隔,对家事总是力不从心。每每听到家里的烦心事,多少个抓心痛的难眠之夜又有谁知。我不想过多地倾诉在外的苦楚和艰辛,只望家里一切安好,希望每次回家的时候,能够看到家人脸上多一份慰藉。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向远方最爱的人道一声:辛苦了!虽然遥遥相隔,但心无间隙,因为相爱,彼此走在了一起;因为相守,彼此承诺一生。此刻身处高原,虽然深知伊人泪落香阁,清烛相守。但既然无悔地选择了路桥,就注定要无怨地相守于远方。
2013年度,我所在的西宁南绕九标项目部的拌和站被公司评为“工人先锋号”,取得这样的殊荣,当然离不开拌和站负责人李忠同志的艰辛付出,他敢当重任,以身作则,起早贪黑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管理拌和站期间,他防微杜渐重安全,精益求精促生产,不仅无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在面对机械设备落后、产能低下、混凝土需求量大、专业人员匮乏和整体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他精心组织,精密安排,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事无巨细的忙碌在拌合站的各个角落,保证了在每次大干期间混凝土方量的按时保质保量供应。但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不畏艰辛的汉子,在2014年4月项目掀起大干120天高潮之际的一天突然倒下了,他为了弥补拌和站机械班组驾驶人员空缺,保证一线施工不受影响,自己亲自驾驶装载机卸料上料,连着几个通宵下来,由于过度疲劳,加上高原昼夜温差过大,空气稀薄缺氧,最后导致脑出血,由于发现及时并没有对身体造成重大伤害,但是住院治疗加上回家休养不到一个月,他就赶紧奔赴工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投入到大干热潮之中。当看到他仍旧略显憔悴的身影闪现在作业现场,我再次被这种身在高原,缺氧不缺精神的大无畏精神做折服。正是因为他的这份热情和他的这种敢于奉献的精神,激励着、鞭策着所有的参建人员,也正是由于像他一样有着大局意识的路桥儿女奋战在高原,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顾大家,才让路桥之花在高原之巅璀璨的绽放。此刻我可以自豪的说,筑路高原,我们不仅建造了精品,更铸就了无尚的人品。
 “雪域高原,苦儿郎,为讨生活修路忙。路漫漫,试问归途几何,轻抚飞雪向天歌。广袤草原,情难了,聚少离多寂寞伴。天尽头,谁知冷暖感受,独听狼嚎随风唱。”午夜,看到同在青藏高原的好友写的这段心情,回望三年以来在青海项目一路走过的艰辛,我内心曾经的那份躁动逐渐归于平静,与世隔绝的荒芜,要想按捺住内心的躁动,度过千百个孤身冷裘卧单床的日日夜夜,需要多么坚定的心志!修路是修心,当我再次切身实地感受时,所有是非对错成败,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瞬间消逝。我不再怨天尤人,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思索,对未来的憧憬。
此刻,我仍然在青海项目努力地工作着,历练着。我热爱我的工作,更珍惜路桥这个大家庭,我坚信驻守大美青海,一定可以建功高原,展路桥雄风,成就心中美梦。
驻足,时光似箭纷飞了筑路之程心酸的记忆;回望,与路桥相伴成长的美好时光沉淀在生命的旅程。如果说生活是一种对明天和未来的朝圣,那么朝拜路上千百次的长头之磕,则不为修行,只是为了与身边这一群平凡的路桥人聚首相逢。走过青春,我不会辜负了流年,立足路桥,我要让青春的美丽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