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茶马古道筑天路
发布时间:2016-08-01 作者:薛永刚 来源:总承包管理公司 分享到:
2016年6月21日,我从西安出发前往察雅项目,途径位于藏东的邦达机场,邦达机场被称为“世界上离市区最远”、“世界上气候最恶劣”、“中国跑道最长”的民用机场,距离市区130多公里,海拔4500米左右,跑道全长5公里。
站在邦达机场放眼望去,天是那般的空旷,远山峰顶的皑皑白雪被高原的阳光照得刺眼,四周有如绿毯般的草甸、清澈透底的河流、富有原始野性的牦牛、还有那彰显民族气息的玛尼堆。回想两个小时前还在长安古城感受那份火热的喧闹,转眼间就置身塞外凛冽的寒风之中,真可谓:“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前往项目驻地的途中,一路上高山与山谷并存,脚下的路半在山麓,半临水边,上有高山飞石,下有湍急流水。准确的说,我们走的路其实就是在古时的“茶马古道”上拓出来的,其险峻用“茶马古道”流传的话来说就是:“天晴一路灰,下雨满脚泥,来个跳蚤都能把人蹬入谷”。目前只能单车通过,往来车辆只能在几个固定的会车点会车,所以许多时候遇到相向而行的车辆,某一方就得后退到会车点,让其另一方通过。说到茶马古道,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用毛驴和骡子作为运输工具将川滇地区的茶叶、盐巴及别的物资运往藏区,以物易物拿茶叶换当地的马匹;另一说是拿马把川滇地区的茶叶、盐巴以及一些别的物资运往藏区,兑现成货币。我比较赞同第一种说法,因为藏区缺乏含有维生素之类的蔬菜补充体能,所以藏区的人喜食酥油茶,其实就是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驱寒保暖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藏区对茶叶及盐巴的需求量很大,根据市场经济学原理,有需求就有供给,在供需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催生了市场的繁荣,况且目前在茶马古道的沿线看到最多的就是毛驴和骡子,而且当地家庭式的运输工具除了现代化的摩托,仍旧有人依靠毛驴和骡子作为运输工具。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茶马古道沿线多匪盗出没,从藏区把银两往出运风险也大,反倒是兑换成马匹比较靠谱。
沿途越发的深入藏区,就会看到越发多的玛尼堆,还有那随风飘动的风马旗。无可争辩,正像你想的那样,玛尼堆是用玛尼石堆起来的,藏民族曾经把"玛尼堆"做为狩猎的工具,防御的工事,神灵及凡人的路标,如今已经演变成为驱秽辟邪,能给人畜带来平安吉祥的精神寄托了。在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里,无论玛尼石组成的玛尼堆,还是石经墙,都是作为一种"路标"或"地标"而存在,被设置在旅行和转经的山口、路口或拐弯处。从实用的意义来讲,它们可以为行人指示前进的方向,标明行走的路线。这在人烟稀少、地域辽阔的藏地高原,就显得尤其重要。除了几条主要的交通干线以外,广袤的藏区缺少真正的道路,藏人自古并不使用牛车和马车,也很少修筑道路,长途跋涉就靠两条腿,或以骑马代步。所以,凡是走到看不见路的地带,就会出现一簇簇的石堆,一簇接着一簇,伸向山顶,伸向天际。那些石堆就是行路者经过积年累月,用一块块石头堆集起来的。这有点像现在外出旅游的人在古迹上刻的“到此一游”,可能是藏民多不识字的缘故,所以每到之处就拿块石头放在前人遗留的古迹上,以表明到此一游,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大石堆,或者一道石经墙。
虽然项目驻地所处地段植被覆盖率相对较好,但是毕竟海拔在3500米,头晕、胸闷、气喘、流鼻血、……,一切的一切都很正常。刚开始不习惯,后来就成了习惯,任你是谁,让你便秘,你都没有权利选择拉稀。也许这就是浑然天成、质朴无华的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给你色彩,你才能绚烂;给你水滴,你才能成川成河;给你能量,你才能绽放生命……,不偏不倚,公正无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去顺势而为,而不是无所适从,随波逐流。
据说当年文成公主一行跋山涉水,取道察雅前往拉萨,曾在风光秀丽的仁达稍事休息,也就是我们所承建的这条公路尽头---香堆镇,那里有著名的仁达摩崖石刻。文成公主当年远嫁他乡,肯定是泪洒成河,我伫立在麦曲河畔,凝望着脚下咆哮而混沌的河水,那泥流中泛着的红色可是她曾无法消逝泪水,历经千年,不融不释,就是为了告知后来的人她曾在此回望长安,回望长安灯火阑珊处的恋人还有那守望在灯台边泪眼婆娑的母亲,期待回家的路不再那么艰辛,可她一去就是一生,香消玉殒在蕃外,如果入蕃的路不那么崎岖,她是不是还可以时常回到长安与她的家人和好友把酒言欢,对酒当歌呢?我想说,我们来了,循着你的足迹,踏着你曾走过山山水水,我们来了……,我们要修筑一条穿越藏区的金玉带,带你回长安……
修路也是修心,更是修德,也许才能让自己看清那个真实的自己,藏在心底的自己。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经历,去沉淀,生命才会不断的升华。对于已经在青海待了五年光景的我,有人问我为什么还要来到藏区这个鸡不下蛋,鸟不拉屎的地方,甚至有人带有嘲讽的口气说我是舍得一身剐敢把青藏高原脚下踏。首先我不是来参禅的,更不是来念经的,其次也不是来当木鱼的,我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我只想完成一次生命的洗礼,在感受生命的过程中,无所谓好坏,好就是幸运,那是一种偶然,需要再接再厉;不好那也是一种必然,需要勇往直前,还需要成长,需要改变。人这一辈子总要去经历一些事情,有时候与其让生活选择自己,不如学着去自己成全自己。人的格局变大了,看问题做事情也就不再那么偏颇固执了。
藏族信徒们自古以来就认为,多画多刻一尊佛像、多刻一个字符,如同多一次朝圣、多转一圈经,都会给今生今世和来生来世带来吉祥和恩惠。虽然我没有那样的信仰,更没有那般虔诚,但是我希望藏区人民不再拿玛尼堆之类的远古标识作为出行的路标,我更希望我们竭力修筑的、倾注我们心血的、满载我们信念的每处金玉带都可以给后人带来福祉。如果说藏区那一座座形状各异的玛尼石刻和玛尼堆是表达藏民们无限美好的吉祥祈愿,那么我们修筑在茶马古道上金玉带般的天路就是传送吉祥美好祈愿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