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路桥人的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6-09-29     作者:薛永刚       来源:总承包管理公司      分享到:
那一天,伴着山坡未融释的积雪,我们翻山越岭的来到了这里,荒芜的甚至看不到生命的迹象,除了脚下咆哮而过的麦曲河,泛着滚滚泥流,诉说着自己的寂寥,在我们的有声世界里可能再也听不到任何能唤起生命激情的声音。今天,那漫山遍野不知在什么时候长出的小草,已经在季节的更迭中开始枯黄,他们没有花儿那样华丽的外衣,迷人的香味,却生长在路畔边,或许是为了掩映我们滴下的斑驳汗水,他们没有岩松那虬龙般的根系,却生长在岩石上,或许是为了给我们吹起战斗的号角。小草在季节的更替中无悔的成为了万物的先知和大自然的使者。而我们却是在崇山峻岭的项目辗转中,在每一座气贯长虹的大桥和长龙般的隧道间,展现着路桥人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品质。
虽然,我们作为路桥人,常年奔波,是的,我们的确是为了生计,但我们更是为了展示一种路桥人的执着----对路桥事业的精益求精,对路桥工艺的精雕细琢。祖国大江南北,疆外邻土,我们遇山凿隧,遇河架桥……,一直在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正是我们有着对精品的坚持、追求、积累,才造就了路桥在崎岖坎坷充满荆棘的三十年中仍旧走在行业前列。后来有人说,这就是“工匠精神”,还有人说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回望我们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发现路桥人从来就不缺乏这种所谓的工匠精神,我们从不把工匠精神当口号喊,我们有我们的理念----抓生产,讲安全,防微杜渐;重质量,求效益,精益求精。
时光深处,静守流年,岁月流转,记忆不老,在这个已然浮躁的时代,我们路桥人仍然有自己的纯粹性,《读者》、《小说月刊》、《青年文摘》依旧是我们许多路桥人晚上睡觉前的甜点;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我们有的只是脚踏实地、专注持久,锲而不舍,我们坚守,我们淡然。在蹉跎岁月的磨砺中,我们路桥人拥有着季节的朴实,零冬的刚毅,山谷般的豁达,瀑布般的强劲。我们厚积薄发,我们忍辱负重,我们从没有抱怨过这充满泥土腥味毫无诗意的生活,因为我们是祖国交通事业这个乐章中的一个最强音。
有个心灵鸡汤是这么说的: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不要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逃避,只有在历练之后才能找打更好地自己。试问现在有多少人愿意放弃都市的斑斓霓虹和车马喧嚣,愿与路桥事业共天涯流离,席天盖地,山壑为家,寂寥相守?试问现在还有谁敢与我们并肩在青藏高原,早起晚归,披星戴月,沐风栉雨,顶风冒雪,每一天承受着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劳动强度?试问还有谁敢与我们共饮浑浊的河水吃着半生的面条风餐露宿?虽然我们只是平凡的路桥人,但是我们敢于放弃安逸,敢于在苦难中去磨砺自己,也只有我们才能真真切切的做到。当别人说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的时候,这种精神已经融入我们路桥人的血液,我们有的只是用这种渗透到血液深处的精神所迸发出的力量转化为我们对职业的热爱、对工艺的追求、对品质的崇尚。转首回望,有多少路桥人在锦瑟流年,韶华倾负,坚守着自己职责,奉献了青春,在四季轮回中,独雅芳华。
眼看就要中秋了,又是一个月圆人难圆的日子,太多的离愁,或苦或甜,或浓或淡,或深或浅,都是我们生命中的无法承受之重,父母是否又少了几分病恙,爱人是否又平添了几缕白发,孩子是否又长高了些许,……,所有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不是我们不关心,而是我们力不从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最痛心的是对不住父母,我们最心痛的是对不起妻儿。妻子一句:“他爸,娃想你了”。这句话会让多少路桥人啜泣哽咽,含泪而眠。在多少个梦里流淌着暗香的夜,让这醉心的念,染了流年,静了等待,浓了心怀。
生命的美丽不在他的绚烂,而在他的平和;生命的动人不在他的激情,而在他的平静。惟平和,才见生命的广大;惟平静,才见生命的深远。尽管只是普通的路桥人,但因为我们热爱自己的事业,所以我们在坚守;因为我们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所以我们很专注;因为我们有着行业的工匠精神,所以我们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