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弘扬劳模精神 唱响劳动之歌
发布时间:2017-05-11     作者:张拓       来源:办公室      分享到:
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2017年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省劳动模范大会,集团公司总经理赵之胜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对于赵之胜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自己深有感触,也深受感召。在赵之胜同志身上,集中体现的是一位交通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付出精神、创新精神和拼搏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如猎猎作响的旗帜,引领我们不断向前,激励我们立足岗位、奉献路桥、唱响铿锵劳动之歌。
学习赵之胜,就要学习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面对体制机制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赵之胜同志不退缩、不避让,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在困难面前不推脱、挫折面前不退步、逆境面前不悲观,“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担当精神,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化解了一个个矛盾,创下了企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30亿元以上的骄人业绩。“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命担当是责任的具体体现,我们每一名员工,都要向赵之胜同志那样,勇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常思自身之责、常除懈怠之心,挺起负重的肩膀,脚踏实地前行。
学习劳模精神,就要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民族。从燧人取火的传说到四大发明的贡献,从“两弹一星”到神十飞天的壮举,我们民族创新的脚步,从来都不曾停歇。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美,倡导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劳作,更是创新与创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经济的高度发达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劳动的岗位、劳动的方式、劳动的内容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必须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赵之胜同志认准的就是这个理。在他的带领下,经营开发团队积极探索跻身EPC、PPP等新模式项目,取得我省首个高速公路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在短短3年间,集团公司20余项成果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成果奖,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隧道涌水治理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公司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向劳模那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关注创新、服务创新,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实施智能制造,不断寻找新的动力源和发展方式,让创新成为我们公司的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
学习劳模精神,就要学习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付出精神。多年来,赵之胜同志经常深入一线,不顾双腿滑膜炎的病痛,现场解决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问题,在4500米海拔的青藏高原留下了陕西路桥领头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足迹。在赵之胜同志身上集中体现的就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奉献是时代之魂,奉献是心灵之花。在得与失面前,需要奉献;在公与私面前,需要奉献。只有人人都具有奉献精神,在公司这个大家庭里,才能重活抢着干,累活争着干,凡事不攀比、不计较,只有拥有了奉献精神,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劳动实现伟大梦想。从永远的雷锋到当代楷模郭明义,从用身体搅拌泥浆的铁人王进喜到新时代的工人徐虎,从治理风沙“把泪焦桐成雨”的好书记焦裕禄到草鞋书记杨善州,从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到身患癌症、依然脚不沾地奔波在为民路上的邢台好村官吕玉兰,他们都是在用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更在用劳动带领群众实现梦想。今天,我们学习劳模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倡导劳模精神,用劳动实现人生的价值,用劳动实现大梦想和小梦想的结合。只要我们以劳模为表率、为榜样、为旗帜,将圆梦的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转化成每个一锤一钉的劳作、一砖一瓦的建设,汇聚起实干兴邦的正能量,就一定能实现个人梦、公司梦、路桥梦,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