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艺苑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企业文化 > 职工艺苑
自我的救赎
发布时间:2022-07-01     作者:张芳玲       来源:路面公司      分享到: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一部自传体作品,比尔.盖茨年度推荐图书,也是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
这本书以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生活学习经历(她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写出了这本书。塔拉1986年出生于美国爱德华州的山区。她家中有姊妹七人,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孩子。她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2014年取得剑桥历史学博士学位。
我想大家最感兴趣的也许是,一个17岁前从未上过学,在家读书的美国女孩,是如何从爱达荷州的巴克峰走出,最后成为大洋彼岸的英国博士的?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开篇:我站在谷仓边废弃的红色火车车厢上,狂风呼啸,将我的头发吹过脸颊,把一股寒气注入我敞开的衬衫领子。
漫山遍野铺满了野生小麦,如果说针叶树和山艾是独舞演员,那么麦田就是一个芭蕾舞团。大风刮过,每根麦秆都跟随大家一起律动,宛如无数位芭蕾舞者一个接一个弯下腰来,在金黄的麦田表面留下凹痕,那凹痕的形状稍纵即逝,和风一样倏忽不见。
山上的生活给人一种至高无上之感。一种遗世独立,甚至统治之感。在那广阔的空间里,你可以孤身一人几小时畅行无阻。漂浮在松林、灌木和延时的海洋,那是无边无际的静谧,使人沉静。在他的广袤面前,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基于在这种高山的催眠中长大,一切人间闹剧都仿佛安静下来。
塔拉的家庭:这是一个特别的美国家庭,一家9口人。住在爱达荷州山里的塔拉的父亲是一个农场主的儿子,在其父亲对面的山上开辟了自己的家园,一座永远都加盖不完的破烂的黄房子,有一个废料拆卸场。塔拉的母亲是一位很强的女性,她是一个药剂师,会接生,会配制草药和精油等,还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他们生有七个孩子,三个女孩,四个男孩,全部在家里出生,其中四个没有出生证明。塔拉爸爸因为邻居被枪杀及宗教等原因,担心联邦政府会强制他们去上学,而从不送孩子去学校读书,他们也从不去医院看病。因此塔拉没有入学记录,从未踏进教室一步。九岁的时候才有一张延期的出生证明,为了办证明,她山下的奶奶给她做了宣誓,连她的出生日期,母亲记不住,父亲记不住,还是大概的日期。而塔拉的第一份工作是帮爸爸在废料场拆卸,穿着宽大的牛仔裤,戴着手套,像个男孩一样工作,从来没穿过一件女孩的衣服。
所有人都为爸爸工作:爸爸是绝对权威。塔拉的家庭关系简单,就是她父亲的家庭,母亲的家庭和有限的几个亲戚,他们家信奉摩门教。由于担心联邦政府来拘捕他们,他们储备了很多黄桃罐头、药剂、汽油、枪支等,然而没有。他们担心世界末日的来临,一切化为灰烬,然而没有。世界末日的12点的钟声响起,并没有断电,没有爆炸,电视机里表演着名为蜜月期的喜剧。1月1日世界照常运转,他的父亲信仰崩塌。
然而,在这个家里,也每天发生着变化。奶奶是支持孩子们上学的,外婆也是一个城里人,有干净的地毯,门口白色尖庄围栏。领头的首先是塔拉的哥哥泰勒,在一个清晨,收拾好行装,远走高飞,勇敢地逃离了家园。也是他,告诉塔拉,可以考取杨百翰大学,那是一个招收在家就读孩子的学校,但必须通过考试。
哥哥泰勒的离开:塔拉有4个哥哥,泰勒哥哥是第三个离开家的。泰勒是怎么决定离开这座山的?这是个离奇的故事,充满缺口和曲折。他性情古怪,这是事实。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家庭里。他的喜静爱看书,喜欢分类、标记、整理。一次,母亲在她的衣橱里发现了整整一架子,按照年份堆放的火柴盒。泰勒说,里面装着他过去五年攒下的铅笔芯。厨房里,每张桌子上,每个橱柜里都放满着布满灰尘的药罐酊剂。但在杂乱的中心,泰勒拥有积攒了五年,按年份分类的铅笔屑。他向往整洁的生活,如外婆家的生活,干净的地毯、整洁的卫生间和家。
外婆的爱和教育:外婆说,去上大学。她转向我说,你一定会为你哥哥感到骄傲。她笑眼弯弯,我能看见她的每一颗牙齿。我心想,外婆竟然觉得洗脑是件值得庆祝的事儿。随她这么去想。外婆的卫生间水龙头附近摆着十几块粉色和白色的香皂,玫瑰和天鹅形状,放在象牙色的贝壳皂盒里。我拿几块天鹅形状的放在手指间细细揉搓,感受他的柔软,真美,我真想把他带走。但是我想象它躺在水槽上的泥坑里,周围是一块块发黄打卷的墙纸,我又把它放回到了贝壳皂盒里。
外婆领我进了卫生间,看着我洗完手,接着指引我用玫瑰色的毛巾把手擦干。我的耳朵发烫喉咙发干。不一会儿,爸爸来了。回到父亲身边,我感受到他的力量,熟悉的镜头划过我的双眼,一小时前,外婆对我施加的影响消失了。难道你不教孩子上完厕所后洗手?外婆说,爸爸挂上档,卡车向前行驶。他挥了挥手说,我教他们不要尿在手上。
学习经历:17岁的塔拉靠着自学成功考取了杨百翰大学,之后努力读书。但开始也是很艰难的,与其他同学合租一起,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教育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开始她听不懂课,甚至走错教室,考试有时也是靠运气和勤奋才通过。没有生活费,靠在商店打工和给父亲干活获得学费。她甚至从来不敢去医院看病,因为父亲告诉她他们自己治病,吃了药就会有恶魔缠身。但有幸的是,塔拉遇到了好的学校和负责的教授,一步一步开始重塑自我。她通过读书及阅读历史,了解了自己的宗教、人类的历史,开始辩证的分析,对于父亲要求她继续宣誓忠诚于宗教,她没有接受,也被父母所怨恨。她的父母连一分钟也不愿意留在她的宿舍,而也因信念不同而不愿接受她。而她最终成功蜕变,完成学业成为博士,留在英国工作,也收获了爱情。
逃离原生家庭:逃离原生家庭和影响也是需要勇气的。塔拉不止一次地选择回家、离开、再回家、再离开,每一次都是艰难痛苦的。回去需要受父亲的控制,不回去就失去了家庭的亲情。她的七个兄弟姐妹,三个离开了大山,四个留了下来,三个离开大山受过教育,获得博士学位,四个没有高中文凭,还在经济上依赖着父母。
书中写到: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那个人,或者那个化身曾经有所归属,我属于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教育的魔力:教育的魔力已经显现,她已经慢慢建立了新生活,这是一种幸福生活,让她感到一种超越家庭的失落感。她写到:我失去了巴克峰,不是主动离开,而是默默离开。我退缩了,逃离到大洋彼岸,让父亲为我讲述我的故事,像我认识的每一个人下关于我的定论,因为我退让了太多的土地,不仅仅是那座山,还有我们共同历史的整个领域。是时候回家了。历史是由谁书写的?我想是我。
约翰.杜威说过:教育必须视为一种对经验的不断重建,教育的过程和目标合而为一,是一回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本自我的教育和救赎,塔拉.韦斯特弗文笔细腻,思考深入,记述条理清晰,读之也从一个侧面了解了美国也存在如此的一种教育模式,人们之间也存在不同的观念冲突,新旧交替,人情冷暖。
摆脱心灵的束缚,像鸟一样展翅高飞,如果你想更了解其中的更多人物、事件、过程,推荐你详读此书,它确实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