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纪念
岁月弹指一挥间,转眼来到路桥已有30年。依稀记得1995年秋季,习惯了都市里大学校园慵懒轻松生活的我,来到四周全是玉米地、中间是红砖木椽黑油毡的房子,地面上铺着凌碎的石粉,在周围一片绿意的映衬下房子显得格外“突兀”。
第一次离开家的我,对新环境抱有的新鲜感褪去之后,开始想家,好想妈妈蒸的面皮配黄瓜、好想那一碗窜香的油泼辣子,有时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我强忍着没流下来。队部书记看穿了我的心思,不停找我聊天,和我谈话,询问我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想尽办法为我排忧解难。
我看到周围同事白天扛着仪器,在工地测量放线;晚上在办公室完成内业资料;烈日下浇筑混凝土,黑夜里焊接钢筋笼,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让我深感惭愧。于是我开始转变心态,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工作中,在师傅的教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慢慢开始熟悉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内容和流程,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和师傅、同事不断学习、积累。除了工作,我和同事们在闲暇时间也会聊天、看书、散步、唱歌,分享工作心得、生活感悟,探讨人生。
通过几十年的工作实践,我也从一位懵懂少年到项目财务负责人、从会计员到会计师、从群众到党员,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在不断提高。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里,我也开始真正领悟到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和重大意义:从大处说,各项管理目标要依靠财务管理来实现;从小处说,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每一个单据的报销,都牵扯着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我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不厌其烦地坚持。每一位财管人,都是项目不可缺少的“管家”,也是领导决策不可缺少的参谋和助手。这个“管家”当得称职与否,参谋作用是否到位,都能对公司运转产生极大影响。所以,不论是财务人员还是非财务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进行相关知识学习,这有利于提高业务技能,增强成本节约意识和管理意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不论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不论是顺境或逆境,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要想进步多学习,要想成功多努力,要想坚持别放弃,要想无忧少攀比,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件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会背上行囊去更多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见不同的人,学习更多的知识,为路桥事业努力拼搏。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持。既然选择路桥,就要倾注一片真诚;既然选择路桥,就要付出一生心血。我时常告诫自己:今天要比昨天做得好,每天都要有新的进步。心若在,梦就在;梦在,终有梦圆时。只言片语,道不尽我的人生理想。我期待着在陕西路桥的这方舞台里继续书写我的人生,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天,与陕西路桥一起发展,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构筑陕西路桥的百年基业,愿不负时光,永远向前。
——二公司程绥平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但未改初心。父辈们的辛勤劳作是我进入路桥的最大动力,他们在最艰苦的条件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勤劳和汗水建起了路桥的“高楼大厦”。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年轻时的我,我决心追随他们的脚步,延续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还记得刚入职那会,工作环境极其简陋,设备稀缺,许多工作只能依靠人力完成。我和同事们都住在石棉瓦房里,房子八面透风,夏天闷热、冬天寒冷,大雨倾盆时,屋内也在“下雨”。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充满干劲,不怕辛苦,满怀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记得在澄县茨沟大桥项目,我担任钢筋班班长,负责钢筋厂的半成品制作和高敦挂篮的钢筋绑扎工作。我勤恳尽责、识图配料,通过不断地学习技术,组织团队精细化作业,确保混凝土成品质量。通过这段经历,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管理团队和解决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现场管理经验。后来,我又参与了河南驻信项目,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水中构造物,进行水上作业。面对复杂的水下环境和潜在的安全隐患,我迎难而上,更加专注于每一个细节的打磨。 在黄延高速、延志吴高速、志丹东隧道项目、山柞项目、平镇项目、子姚项目以及江西梨东项目中,我负责综合场站相关工作。印象最深的要数黄延高速项目,那是我第一次负责拌合站工作,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及时供应,我和同事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应对运输罐车半路抛锚或者原料不足等各种紧急情况,就这样一路下来,我积攒了丰富宝贵的管理经验。 面对新形势,我深知唯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才能在新的环境中立足。于是我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被评为工程师,那一刻在欣喜之余突然觉得肩膀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今后,我不仅会继续做好日常工作,还要带领团队进行综合场站的技术创新和混凝土工艺改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场站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脚踏实地,细细耕耘”,才能在不断变化时代立住脚、扎下根。今后,我也将继续努力,与陕西路桥一同进步,继续发光、发热。 ——三公司张晓飞